知行合一践医道,青春热血报家国。豫北医学院9名医学生于2025年6月24日赴洛阳市汝阳县窑厂村,团队通过心肺复苏实操教学、海姆立克急救法亲子课堂等形式,手把手指导村民掌握急救技能,并借助直播扩大传播范围,累计培训村民百余人次,线上覆盖超1200人。活动提升了乡村自救互救能力,以专业行动诠释医学生担当。
6月24日上午,团队在村头开展心肺复苏(CPR)教学。王云越演示标准按压、通气流程,于露结合"黄金四分钟"理念拆解操作要点。《黄金4分钟:CPR与AED使用通识》:详解胸外按压深度(成人5-6cm)、频率(100-120次/分)、人工呼吸比例(30:2)等要点,强调“叫-叫-压-吹”四步法。通过"理论+示范+模型操作"模式,指导村民轮流练习。"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心肺复苏,今天亲手操作才发现力度、频率都有讲究。"参与培训的村民张建国在团队指导下,成功在模拟人上完成标准按压。据统计,本次活动累计培训村民127人次,考核合格率达86%。
针对带娃家庭,团队用"剪刀、石头、布"口诀拆解成人急救要点:荀亚欣主操作、贾虹彩配合演示,赵怡宁讲解手部定位与冲击技巧;沈睿君以布娃娃示范婴幼儿腹部冲击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亲子互动技巧。"这种教法好记又实用,我家小宝吃糖卡住时就知道怎么处理了。"带着5岁孩子参加学习的李兰花女士表示。团队特别编印的《家庭急救图解手册》因通俗实用,成为活动现场最受欢迎的培训资料。
韩沐凇、王振利、李昊轩负责直播、拍照与录像。为突破地域限制,团队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立体传播。韩沐凇等队员搭建的"云端急救课堂"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实时直播,线上观看人次突破1200人。精心制作的《黄金四分钟》微纪录片,以本地真实急救案例展现及时施救的重要性,引发村民强烈共鸣。
此次活动以"理论+实操+传播"模式,提升村民自救能力,展现医学生服务社会的担当。团队表示将推进"急救燎原行动",让更多人掌握"救在须臾"的生命技能。 此次实践活动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团队队长王振利表示:“作为医学生,我们不仅要精进医术,更要让医学知识走出课堂,真正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未来,团队将继续推进“急救燎原行动”,让更多乡村群众掌握“救在须臾”的生命技能,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她们以实践熔铸个人理想于全民健康事业,用行动兑现医学生誓言,勾勒新时代青年医者的奉献画像。她们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的需要中,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在服务与奉献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医学青年的无悔篇章。
推荐阅读: